紙尿褲越來越低價,真的是一件好事嗎?
在母嬰用品的電商爭奪戰中,紙尿褲活動尤其讓人看得眼花繚亂。商家們為了吸引流量,首圖費盡心思地表達自家產品的賣點,其中讓人移不開眼球的,大多是圖片上幾行醒目的大寫加粗體:“低至0.X元/片”、“補貼百億”、“XX元起”等等。
對不少母嬰用品消費者來說,紙尿褲屬于高頻使用品,因此更低的價格永遠都是致命吸引力,大多數消費者更為紙尿褲的低價拍手叫好。在商家們如火如荼地上演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的戲碼時,媽媽們唯一擔心的是:如此便宜的紙尿褲可以放心給寶寶穿嗎?
加速行業洗牌的價格戰 參與者不只有中國玩家
目前電商平臺上的大多數紙尿褲售價已經很接近成本價了。
一些比較知名的國內品牌,紙尿褲單片價格也在0.8-1元左右。參與價格戰的并不只有國內品牌,很多外資品牌也紛紛開展降價策略,試圖從國內母嬰市場這塊大蛋糕中分一杯羹,即便這場價格戰役打得并不體面。
只不過,我國母嬰人群基數多,覆蓋范圍廣,紙尿褲的滲透率跟發達國家比起來依然很低。因此,尤其是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和低線城市,很多家庭為了節省開支,甚至不使用紙尿褲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低價的國產品牌成了他們的首選。
價格戰背后品牌的未來堪憂
用價格戰的方式吸引來的消費者,普遍粘性不強。就促銷活動本身而言,紙尿褲這種低毛利的品類,長期的價格戰是很難支撐的。沒有底線的低價,會滋生更多市場亂象。
只有優質、持久、完善、放心的服務才是品牌應該傳遞給消費者的概念。短期以“撒金”去爆炸式營銷能否真的帶來用戶粘性和良好體驗,還有待驗證。對于品牌來說,價格戰意味著消耗大量內部資源;消耗零售商、經銷商、品牌的利益。在這樣的惡性消耗循環下,終品牌價值也終會被耗盡,終端消費者的實惠也僅僅是曇花一現而已。任何一種形式的價格戰都將讓品牌走上不歸路。
如何應對價格戰?
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,打價格戰是無法避免的。當不得不開戰的時候,一定要冷靜下來,靈活應對。如降低部分商品價格,采取分級定價的策略、增加售后服務內容或提供超值贈品、折扣等。在此之前,好通過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,降低運營成本。
按兵不動也是一條計策。因為只有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才容易被低價誘惑,這類用戶的品牌粘性并不高。如果這類客戶不是你的目標客戶,那么對挑戰者置之不理、靜候市場變化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。
通過創新來升級產品,從價格戰中突圍更適合客單價偏高的品牌。在價格戰的斗爭里,一些定價高的產品往往處于劣勢,如果能采取差異化策略,對產品進行創新升級,便可以明顯降低價格敏感度,減少因價格戰所帶來的不利影響。
如今國內紙尿褲品牌也在嘗試走高端化路線,一些品牌價格并不低,但銷量也很好,這是因為他們始終專注于打造品牌;而對于國內二三線品牌來說,價格戰只是打開市場的渠道之一。
無序的價格競爭是行業的恥辱,更是品牌商的恥辱。品牌商掌控不了終端,被渠道鉆了空子,終將輸了未來。而對于那些倒騰價格戰的商家們,只能說且行且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