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,與財經和科技圈的人們接觸時,阿里巴巴(行情,資訊,評論)集團就成了繞不過去的話題,恰好這幾天支付寶發牌,于是人們的話題自然是馬云的金融夢,當然還夾雜著之前的一些新聞,如衛哲辭職內幕等。
不過,我卻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沒有人再談論淘寶了。如果不是我主動提起,也許人們早就將它忘記。這和兩年前的景象是多么不同,當時的淘寶正處于焦點之上,各種各樣的新聞都圍繞著它展開,一會兒是零售額再創新高,一會兒是小賣家的抗爭,一會兒是淘寶網盈利,寂寞的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和小弟弟支付寶只能呆在一邊,妒忌地望著這個如日中天的“造富機器”。但現在,任何淘寶的事情突然無法再進入諸君的法眼了,原本顯得暗淡無光的支付寶卻成為了焦點。
當我提問淘寶網下一步會怎樣時,人們往往都搖著頭,表示馬云的動作讓人看不懂,再說,淘寶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下降通道,隨著其他類型電商的崛起,淘寶的優勢正在喪失。狠的評論來自于一位習慣唱衰阿里的人:再這樣拖下去不上市,隨著優勢的減弱,淘寶網會被馬云捂死都說不定。
淘寶網真的會被捂死嗎?我不贊同。作為領袖的馬云很風光,作為管理者的馬云有點兒遜,但作為商人的馬云掌握火候的功力還是很深的,他絕不會一路走到黑不上市,而是在把握時點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輿論焦點的轉向恰好說明了一個道理:當一個平臺的邊界還沒有確定,具有無數想象空間的時候,才是能吸引人的時候,但現在,淘寶的邊界已經逐漸確定了,再向外擴,已經很難了,一句話,淘寶已經老了。
淘寶老了
任何一個企業都有老的時候。在年輕時,企業左沖右突,沖到哪兒,哪兒就是機會。比如微軟當年年輕時,除了做操作系統,還做office,做ie,做數據庫,人們很難看到它的邊界在哪兒。后來,人們看清了微軟的邊界:它只善于賣copy,對于賣廣告則力有不逮,于是微軟仿佛一夜之間步入了老年期,在邊界之外做什么失敗什么。
也許Google后一個成功的產品是Android,它的邊界也在逐漸被劃定。
但上面的例子至少都維持了十年的輝煌,而更年輕的淘寶在兩年前還那么激情四射,如今,卻為什么突然步入老年了呢?
我們先看近兩年,人們對淘寶的期望。由于淘寶的銷售額屢創新高,其盈利模式也逐漸浮出水面,人們以為,它的優勢會保持很久一段時間。
那時的淘寶推出了商城,還想進軍各類獨立網店市場,又想做創業基金,甚至做物流,做廣告聯盟等等,人們圍繞著淘寶網提出了大淘寶的概念,這一切都顯得金光閃閃,以至于人們分不清淘寶的界限在哪兒。
當時,人們甚至設想,圍繞著淘寶,會有無數的加盟商,雖然它們有獨立的網店,但后臺服務都來自于淘寶網和關聯產品,圍繞淘寶的購物搜索引擎將pk百度,淘寶的廣告聯盟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,如果再做上物流系統,甚至利用資本幫助店主們創業,似乎整個互聯網都成了淘寶的天下。
在這個體系中,支付寶只是大淘寶的一小部分,一個工具而已,雖然人們離不開支付寶,但與整個淘寶生態鏈構成的沒有邊界的想象空間相比,支付寶還是太小了。
可惜的是,兩年后我們已經看清,那些邊界外的地盤終并沒有被淘寶圈進去,淘寶還是那個小商品零售市場,它想進軍超市業的想法并不順利,反而是凡客、京東等一批網站長成了巨頭,從外部給淘寶劃出了邊界。它的獨立網店計劃仍然很脆弱,沒有多少人使用淘寶的技術來構建獨立網店,因為沒有成功的希望。商城也沒有表現出獨特的特質,反而和非商城部分越來越同質化,仿佛是互相爭奪食物的雙胞胎。至于廣告聯盟、物流等等,也都雷聲大雨點小。搜索引擎為淘寶從業主身上剝走了真金白銀,但要說這個搜索引擎和百度能夠競爭,則差得太遠。
重要的,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(監管的加強以及外部的競爭也是原因,但不是主要的),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去凡客、京東或者團購網站,用它們替代了淘寶,于是,淘寶這個依靠人氣聚集起來的平臺越來越感受到人氣下降的威脅。哪怕近還會增長,但它的邊界處高高聳立的界碑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野,我們已經可以預料到,在未來多三五年之內,它就要收縮了。
這個時候,就到了淘寶做出財務業績(這當然很容易),考慮上市的時候了。